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编辑荐读 正文

社交媒体助推女性主义第四波

作者:聂 露时间:2019-01-30点击数:

核心提示: 女性主义第四波有两条线索,一为美国女性大游行带来的女性参与选举浪潮,一为Me Too运动引发的反性骚扰运动。第四波的特征非常鲜明,包括使用社交媒体、波及发展中国家、议题具体和文化性强、参与者性别身份多元化和运动成果突出。基于不同理论的比较,第四波实质为修正的激进女性主义。

【摘要】女性主义第四波有两条线索,一为美国女性大游行带来的女性参与选举浪潮,一为Me Too运动引发的反性骚扰运动。第四波的特征非常鲜明,包括使用社交媒体、波及发展中国家、议题具体和文化性强、参与者性别身份多元化和运动成果突出。基于不同理论的比较,第四波实质为修正的激进女性主义。

近两百年来,女性运动连绵不断,议题诉求不断升级,运动成果接连涌现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出现第一波女性运动。运动以英国为主战场,先后波及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以白人富裕女性和知识女性为基础,以争取女性选举权为核心目标,因此又称“女性普选运动”。一战结束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纷纷立法保障女性选举权,第一波女性运动圆满结束。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女性运动第二波随着西方新左派运动而爆发,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生活的平等,具体诉求如消除职场、家庭、性别、生育等各方面的不平等。第二波以美国为主战场,仍然主要是西方世界的女性运动。这一次女性运动在形式和内涵上都堪称丰富多彩,并产生了影响深远的运动成果。第三波开始于90年代早期,倡导积极建构女性内涵,反对家暴、强奸文化和性骚扰,主张堕胎权和改造性别歧视文化。第三波的标志是年轻人为主体,跨越了不同种族和性别,致力于微观政治。近两百年来,三次女性运动连绵不断,议题诉求不断升级,运动成果接连涌现。

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女性运动于2012年出现第四波,2018年前后进入高峰期。早在2006年开始流行使用社交网络,就出现了在社交网络上呼吁女性权益的活动(hashtag feminism)。2013年出现明显的女性主义示威新浪潮。2017和2018年高峰期来临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上任和好莱坞金牌制片人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丑闻,随后它们演化成第四波的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表现为女性通过投票参与政治。2017年1月21日特朗普就任仪式当天,美国华盛顿和纽约爆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女性游行,上百万女性走上街头,呼吁特朗普尊重女性。2018开年的女性大游行强调女性投票,然后11月中期选举迎来美国女性从政的空前胜利。这条女性参政的线索也延伸到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如墨尔本游行发起人梅丽莎所说,特朗普上任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标志着性别平等的全面倒退,人们拒绝沉默,因此走向团结和抗争。

第二条线索是反对性骚扰。2017年10月5日,《纽约时报》公开了对好莱坞金牌制片人温斯坦的性侵指控,约一周后Me Too运动大爆发,到2018年席卷全球。这场运动以社交媒体为传播方式,旨在引发社会对性骚扰问题严重程度的关注。运动通过曝光一系列丑闻引发广泛关注,如体操队医纳萨尔性侵丑闻、总裁俱乐部事件、威斯敏斯特丑闻等,涉及娱乐业、金融、教育、体育、教会、政治等各个领域,约85个国家纷纷卷入,出现“每天性侵报告”“是的全部女性”等著名活动或组织,至今仍处于国际运动高峰阶段。第四波的核心是女性的正义,特别是反性骚扰和家暴,但议题扩及所有弱势群体的平等权。

以使用社交媒体为标志,女性主义第四波特征鲜明

相比前三波女性运动,女性主义第四波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社交媒体成为运动的沟通和组织渠道。第四波运动由科技界定,尤其是使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Tumblr等社交媒体。因此,第四波领导人大多是擅长使用社交媒体的年轻人。已有经验表明,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有两种形式:完全线上运动和线上线下结合。

第二,促使女性运动走向发展中国家。早前女性运动主要发生在西方世界,第四波运动则从西方发达国家走向发展中国家。印度强奸丑闻接连曝光,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2018年9月,印度女演员的性侵指控推进娱乐和媒体业的Me Too运动,10月扩及政治领域。肯尼亚出现女性在医院哺乳被性骚扰的指控。个别伊斯兰国家对女性的荣誉杀害引发国际谴责。女性主义运动高峰在历史上首次走出西方,在发展中国家形成国际潮流。

第三,议题更具体,政治性较低,文化意识强。第四波运动的议题,一是鼓励女性投票,二是反对性骚扰,都是具体的诉求。前者是实践法定权利,后者虽然导致不少高官下台,但从诉求上并未触及体制问题,因此政治性较低。Me Too运动的核心目标是引发社会关注,运动领导人和事件频发领域大多来自文化行业,使第四波呈现出浓厚的文化色彩。

第四,参与者以女性为主,但性别身份更多元,女性运动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言。第四波参与者为数众多。2017年女性大游行全球参与人数约350万,2018年大游行在全球举行了约250场。参与者大多为女性,但也有男性参与者、种族群体和残障群体。例如,Him Too运动专为性骚扰的男性受害者发声,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群体代表黑人等有色人种女性。如同美国第一位印第安女国会议员黛波(Deb Haaland)所说,她将关注单亲母亲、陷入学生债务的人、易于遭受攻击的黑人、西班牙裔、印地安人和亚洲群体、跨性别者、同性恋者等所有弱势群体。第四波女性运动趋于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第五,成果显著,颇受社会关注和政府重视。成果之一是取得美国选举的胜利。CNN报道称,8位女性在美国选举中创造了历史,包括两个第一位印第安女议员,两个第一位德克萨斯州拉丁裔女议员,两位最年轻的女议员,两个第一位穆斯林女议员,其中一个还是索马里裔美国人兼第一位难民议员。另外还有新墨西哥第一位拉丁裔民主党女州长。这次中期选举,女性候选人数和当选人数都创造了历史。成果之二是Me Too运动引发法律处罚和社会谴责,导致如英国两位内阁成员、日本副财长、挪威劳工党副党魁等高官下台,导致如纳萨尔等严重性侵者受到法律惩罚,导致如美国制片人温斯坦、印度导演阿弩(Anu Malik)等一大批被指控者辞职或道歉。成果之三是反性骚扰的社会教育更加普及。与性骚扰有关的观念、界定和组织文化被反复讨论,传播了女性主义知识,强化了职场反性骚扰的文化。其他如反对性别刻板印象、消除憎女言论、反对色情等观念都得以普及。成果之四是增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女性权益。如开篇所述,女性获得驾照、哺乳条件、反性骚扰热线、城市安全性别空间等方面的进步,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女性的社会待遇。

女性主义第四波实质为修正的激进女性主义

在男女不平等问题的界定、根源和出路方面,形成许多女性主义理论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四种:自由女性主义、社会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文化女性主义。自由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最早的流派,其领导人建立的全国妇女组织(NOW)是西方最大的妇女团体。自由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不平等根源于性别不平等的政治和法律,因此主张采取温和和渐进的方式,要求以政治和法律机制保障女性的法律地位和平等权利。第一波和第二波女性运动中,自由女性主义发挥了领导和主流作用。社会女性主义主要来自社会民主主义与女性问题的结合,是最综合的女性主义流派。该流派提出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是女性受到压迫的双重根源,主张在社会经济方面提高女性经济地位,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在家庭经济制度方面,重新构造家庭分工。社会女性主义的先驱出现在20世纪初期,但从第二波女性运动开始,规模和影响才逐渐扩大。激进女性主义是第二波女性运动中的新兴派别,最具有原创的方法和思想的女性主义色彩。激进女性主义提出,女性受到了最漫长、最普遍和最深重的压迫,根源来自男权制,即男性通过性别机制对女性进行压迫。激进女性主义倡导以私人领域为战场,消除所有社会和经济环境下的男性特权,解放不正义社会下的每一个人。激进女性主义从产生后就出现取代自由女性主义成为女性运动核心的趋势。文化女性主义是激进女性主义的一种发展,提出女性本质和女性文化的观点,认为现实中女性文化遭到了社会文化建构的性别压迫的贬低。文化女性主义主张既然女性是被社会文化建构的,那么女性不如主动建构自己真实的女性文化。文化女性主义是第三波女性运动的意识形态。

第四波女性主义实质是修正的激进女性主义。它与激进女性主义有重要的相同之处。两者都认为男权制是女性苦难的肇因,都提出类似的诉求,即消除男权制作为女性解放的目标。激进女性主义反对女性在性方面的客体化,致力于提高社会对诸如家务劳动、就业歧视、养育、堕胎、色情业、强奸、性骚扰等性别歧视现象的关注。女性主义第四波中,美国女性大游行提出女权、性别平等、移民改革、环保、LGBTQ权益、堕胎权等诉求,Me Too运动提出反对职场和街头性骚扰、职业歧视、媒体色情影像等。两者的诉求基本一致。此外,第四波的事件爆发采取了个人陈述、公开个人经历的方式,这一点也继承了激进女性主义提出的新观点“私事就是政治”和基于个人经历“提升觉悟”的形式。

第四波女性主义与激进女性主义的差异也很明显。首先,第四波女性主义政治化程度偏低。如前文所述,女性大游行的目标是鼓励女性积极履行投票权,反性骚扰运动侧重引发社会关注,这些目标可谓是合法的、文化的目标,而非反对现有政治体制的高度政治化诉求。其次,第四波女性主义更加温和,不如激进女性主义那样极端。激进女性主义提出重组社会秩序,捣毁婚姻、家庭、一夫一妻制等性别角色生产机制,甚至销毁女性用品和采取女性同性恋主义。这些极端决裂和颠覆性观点迄今尚未成为第四波女性主义的诉求。最后,第四波女性主义采取社会化的抗争路线,以公开的社交媒体和街头等公共空间为抗议场所,也不摒弃政治和法律诉求,不像激进女性主义那样视家庭和卧室等私人领域为战场。与激进女性主义相比,第四波女性主义的相同点和差异构成了其理论特质,即修正的激进女性主义。

在社交媒体时代,女性运动将发展壮大

在社交媒体所象征的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女性运动的发展虽面临挑战,但总体上将更加稳健。信息科技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给女性主义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诉求。一方面,信息科技普遍提高女性的物质水平、提供了新的就业和对女性知识提出可能的需求;另一方面,信息科技可能通过就业市场的重构深化性别不平等,人工智能的算法也不排除渗入性别偏见,对这些新问题,女性主义有必要直面挑战,提出新的诉求和更积极地影响公共政策。上述两方面从正反两种角度都将促进女性主义的发展。

社交网络通过给女性行动力赋能,将推进发展中国家女性主义的迅速发展。社交网络与女性具有亲缘性,给女性提供了便利的全球性的议题传播、资源共享和运动组织途径。第四波的数次运动都表明,社交网络能够帮助女性运动在短时间内成功动员数百万人和数十个国家。社交网络将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卷入进来,也将帮助这些国家的女性组织起来进行抗争。

社交媒体将促使女性主义更加和平、渐进和进步,因此也将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认可。女性主义有史以来一直采取和平渐进的抗争路线,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公共论坛和线上组织方式有助于消除憎恨和怨愤,提升理性认知,使运动更具有内涵和节制。另外,女性运动的成功经验及其带来的诸种益处,如女性权益提高、弱势群体保护和政治正确观念等,通过社交媒体能够得到广泛传播,这种传播反过来能进一步激励女性主义不断进步。由于女性运动追求性别平等这一现代社会广为接受的目标,是和平、渐进和进步的潮流,因此各国政府对女性运动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支持。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山东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大学路2399号 邮编:250300   电话:0531-86526071 

 鲁ICP备  0902464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13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