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女性文化视野下的莫言创作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女子学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组成员、莫言先生的弟子们以及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学者和山东女子学院的部分领导、师生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探讨,现简述如下。
项目组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志忠教授发言指出,莫言与山东、与女性有密切的关联,他是从山东走出来的作家,身上带着山东特有的乡土气息;他在作品中用了诸多笔墨来刻画女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外醒目,所以这次研讨会在山东女子学院召开别具意义。现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莫言研究的热潮,莫言及其作品成为当下中国学界研究的亮点,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了新的话题和新的研究领域。
诸位专家学者就莫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开了集中热烈的探讨。沈阳师范大学季红真教授认为,莫言小说女性形象具有多重表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分成四大类型:历史标记的叙事功能、文化原型的结构功能、生态意识的象征功能和宗教意义的建构功能,这也带来主题多义多解的形态,并且彼此勾连渗透、浑融一体,如血肉骨骼粘连为有机的文本整体。首都师范大学王红旗教授和济南大学宋晓英教授认为,英美文学评论对莫言女性形象存在误读,在英美文学期刊与硕博论文中,既有对莫言作品“世界性”与“人类性”的合理开掘,也有出于“社会集体共同想象”将其视为“东方主义”政治历史范本的误读。武汉大学樊星教授强调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义,他说,莫言写出了故乡女性的泼辣和强悍民风,而他擅长将生命意志、爱恨情仇写到极致的笔法,既体现出了自己的独特审美旨趣,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特别的震撼力,也道出了民间道德的复杂与微妙,从而使其作品有了“重新认识‘国民性’”的文化意义。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编齐林泉就莫言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原作的异同作了发言,他说,就《红高粱》《太阳有耳》《暖》 三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原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同一形象,从文化研究、叙事学和文本等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廓清莫言小说的文学高度与深度在这几部电影表达中的优势与局限,寻求一种更为恰适的影视表达策略。陕西师范大学王西强副教授认为,莫言小说中的一些女性既是“被压抑者”也是“自我解放者”,她们是制度弊端、种族矛盾、阶级压迫、文化陋习和性别歧视语境下“被压抑的”“第二性”,又被动地在环境的催逼下完成精神层面的“自我觉醒”。山东大学副教授宁明认为,其作品中的女性从“我奶奶”到“母亲”再到“姑姑”,让莫言的创作实现了从“写女人”到“写人”的转变,这其中既包含了时代的价值观,也反映了莫言本人对人生、对生活认识的变化,亦是他创作日臻成熟的体现。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周显波就莫言小说中民间奇女形象发表了自己看法,他认为,对于民间奇女,莫言的处理方式是暧昧的,一方面他深深地被奇女吸引,因此使她们得以逍遥和逃逸出既有的性别权力格局;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一种恐女症,从而囿于既有的性别权力秩序之中,在文本中对之实施隐秘惩罚。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张相宽认为,莫言小说中的女性终究逃不脱男权阴影,但莫言用他的作品证明了男性作家描绘女性情感、揭示女性命运的可能性及其所能达到的高度。
从小说文本叙事角度和创作层面的讨论也异彩纷呈。浙江师范大学王洪岳教授谈到,莫言长篇小说叙事与女性化思维存在一种隐在关系,莫言小说创作中采用了一种既不同于西方现代派小说的纯粹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手法,也不同于中国传统小说全知叙述加“绞麻花”式叙述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而是采取了一种类似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式的变幻多端的叙述技巧,并借鉴和融合了梦幻或幻想式等多种创作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深具新意的小说写法。这种叙述方式背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心理特色,又有着很强烈的时代特色和个人独创性。其艺术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女性化色彩。山东大学副教授丛新强认为,莫言创作存在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其作品中的女性具有独立个性和自主意识,她们按照自己的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生存、行动,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而存在,这正是作家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尊重和还原。中华女子学院教师李晓丽认为,可从莫言小说叙事中的女性声音角度,来探求莫言叙事中的性别意识。莫言小说中女性声音的处理虽非来自作家的主观设计,但这或许也传达出作家的一些性别潜意识,可以成为解读莫言小说性别意识的一个方面。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孙海燕尝试以“有声的女性”“无声的女性”切入解读《檀香刑》中的女性与叙述声音。山东女子学院陈亮就《蛙》的写作技法对文本展开细度,她认为,文学写作作为作者使用文学语言描述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心智活动,不仅具有富含感性特征、典型化描摹等共性特点,同时还具有更多私人经验。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从确立故事主题到筛选人物关系、扩展推进情节的各环节中,以“重复”的方式不断丰富故事架构,并用隐喻等方式严格控制小说节奏,这种写作技巧带给人们非常震撼的阅读体验。
从政治、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莫言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研究角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翟瑞青关注灾难背景下莫言的女性观,她认为,整个20世纪就是一个充满灾难的世纪,战争频仍,各种天灾、人祸连绵不断,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交替更迭,作为时代记录者的莫言,着力呈现她们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呈现出特殊背景下女性身上的人性美和女性美。 南开大学副教授曹霞在题为《从政治批判到性别话语——莫言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批评研究》的发言中认为,《丰乳肥臀》在发表初期受到了强烈的批判;较早对小说进行客观分析的是从伦理学角度入手的邓晓芒;一种值得关注、富有建设意义的理论和阐释是“新历史主义”。此外,传统的社会学分析和艺术特征分析也是《丰乳肥臀》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较早从“性别”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的是谭桂林,揭示了生殖崇拜在中国这一特定的文化土壤上的精神变异。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赵启鹏从莫言创作中身体伦理的叙事呈现与重释现代性的历史化书写角度来考查莫言作品,她指出,以身体伦理的叙事呈现来重新阐释国家欲望与个体生存之于当代中国现代性/非现代性质素及其表现,是以莫言为代表的新时期文学书写的基本叙述主题和最重要的叙事策略。这种对政治的“去蔽”与对身体的高昂是对既往叙事模式中以政治指代身体的“政治置换术”思维方式的异向反拨.这使得莫言创作在相当高度上具有了现代性的超越,但他过于强烈的“反拨式”历史化书写意图,也带来了身体叙事的再度符号化缺失。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程春梅认为,《丰乳肥臀》里这个以母亲上官鲁氏为中心展开的家族故事是高密东北乡所有故事里最有份量的一个,它最能有代表性地阐释高密东北乡的乡村文明,通过对《丰乳肥臀》的解读可以管窥莫言小说建立在乡村文明逻辑上的贞节观。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教师李晓燕则从齐文化对莫言笔下女性人物创作的影响来进行研究 ,挖掘其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展现齐文化影响下的莫言女性王国的独特魅力。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于红珍从女性民俗视野审视莫言小说发现,莫言对女性的赞歌是建筑在女性悲剧的基础之上的,而悲剧就根源于作为文化底层的民俗。对莫言笔下与女性有关的民俗事象可以从女性的民俗和女性主义的民俗两个层面审视。
与会者从不同的维度和视域来关注莫言及其作品,力图展示莫言作品在女性文化关照下的历史厚度与人文积淀,发掘莫言作为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深沉的人文情怀和历史使命感,以及他对于生命特别是女性生存的关照与思考。这次研讨会为诸位热衷莫言研究和女性文化研究的学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对于推动文学和女性文化的研究尤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