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界前沿 正文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力促进性别平等教育

作者:时间:2022-01-21点击数:

阅读提示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妇女与教育领域的策略措施中明确提出“探索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性别平等教育模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模式有助于破除性别刻板印象,形成性别平衡发展的教育思潮。本文探讨了构建新时代性别平等教育协同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促进性别平等教育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妇女与教育领域的策略措施中明确提出“探索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性别平等教育模式”,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化妇女发展环境的体现,是历史交汇期推动性别平等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已基本消除两性入学差距,女性受教育比重呈现历史新高,但是学校教育中性别话语体系欠缺、家庭教育过程不平等、社会中性别刻板印象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平等教育的落实不是简单地实现两性受教育者数量的均等,而要看教育结果的呈现及实践过程中两性的机会和资源是否均等。只有形成性别平等教育合力,全社会才能真正理解性别平等教育理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促进性别平等教育模式有助于破除性别刻板印象,形成性别平衡发展的教育思潮,为女性担当新时代光荣使命创造良好环境。

构建性别平等教育协同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新时代性别平等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应注重系统性、普适性和差异性,形成性别平等教育的思想观念、社会情境、发展机遇、实际效果四个维度协调作用的局面,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首先是性别平等教育的资源与环境相统一原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促进性别平等教育模式需要将资源和环境统一起来,形成新时代女性平等赋权的支持体系。资源与环境的统一有利于形成性别平等教育的转化氛围,破除知识的“境遇性”(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认知的影响),改变性别偏见的思维定式。贯彻此原则,学校教育层面应关注学生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加强教育工作者对于性别平等教育的实践能力学习;家庭层面应破除过度差别教育,把握好家庭社会化过程对性别平等理念的内化;社会层面应鼓励舆论关注、试点学校、优质家庭,提前谋划形成性别平等教育的大格局。形成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优势、家庭教育的辅助优势和社会层面性别平等的舆论导向,有利于摆脱性别平等空壳化的状态,将性别平等理念具体化、生活化、多维化,增强性别平等教育实践效果。

其次是性别平等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消除社会意识中传统的、习俗的性别偏见,是一项持久性、系统性工程,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促进模式应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原则要求扩宽性别平等实践领域,特殊性原则要求实际运行中注重领域差异及性别差异在个体成长阶段中的不平衡发展变化。学校层面应注重将性别平等教育理念与社会问题分析紧密联系,从学生核心素养塑造方面解决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性别偏见;家庭层面是习得性别角色的关键环境,由于受文化环境影响,部分家庭长辈成了社会刻板印象的执行者,构建新型性别平等教育模式要考虑家庭的特殊性;社会层面应形成有效促进学校、家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机制,提升社会对于性别差异的包容性,反对将个人选择归因于性别差异。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有效避免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困难,调动性别平等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维护女性在社会互动中的地位。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促进性别平等教育的实践路径

协同育人模式是积极探索性别平等支持性社会体系的现实需要,是深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保障。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促进性别平等教育的模式,应注重教育主体之间有效衔接、共享互助,融通共进,笔者拟提出几点关于具体路径的思考。

一是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助力性别平等教育的智库中心。学校、家庭、社会在性别平等教育中能否形成合力,需要一个组织协调中心,因此提倡建立包括专家学者、家长学校、社区工作队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女性社会团体为主要成员的智库中心。智库中心的组建有利于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性别平等教育中的优势,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主体广泛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智库中心应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的成果转化,研究制定性别平等教育的民主化建议。智库中心可以将大数据分析平台引入性别平等教育过程与成果分析,开发适应区域特点的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建立专兼职、政策宣导型、理论教育型的性别平等教育师资队伍,通过舆论数据分析与社会实地调研,为政策制定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助力性别平等教育的实践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能够促进性别平等教育的实践资源,打造互享共建的性别平等教育实践资源系统。学校层面应引导基于性别差异的角色扮演、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社会热点分析实践等,将性别平等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创造长效化校园性别平等教育实践机制。家庭要促进性别平等家风塑造,增加家庭成员间双向交流互动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实践,强化家长对于性别平等的理解和榜样示范,减少长辈对女性进行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叮嘱和教育。社会层面应构建性别平等教育社会实践体系,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公共服务网络,通过媒体传播进行性别平等舆论导向,形成性别平等专题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实践阵地,提升人民群众对性别平等的认识;组织周期性的促进两性平等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性别平等教育现场教学体验平台,促进性别平等教育理念的连续性传播。

三是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助力性别平等教育的评价机制。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助力性别平等教育评价机制,是有利于实现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软指标向硬约束转变。评价机制应注重综合性跟踪分析与单项研究评价结合、宏观评估与微观评估结合、显性评估与隐形评估结合,形成校、家、社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合力。关于性别平等意识层面的考核可以采取标准化问卷形式开展评价工作,关于选择权、发展机会均等方面可以采用时间序列追踪的形式,建议增加针对家庭生活满意度的两性调查分析等。

作者:李智超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来源:中国妇女报


山东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大学路2399号 邮编:250300   电话:0531-86526071 

 鲁ICP备  0902464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13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