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温暖人心的大国柔情——
“要关注一线女性医务工作者身体健康、社会心理需求、工作环境”;
这是守护生命的铮铮诺言——
“要把保障妇女和女童权益置于公共卫生和复工复产计划重要地位,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
这是扶危济困的责任担当——
“要强化社会服务,优先保障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格外关心贫困妇女、老龄妇女、残疾妇女等困难群体,为她们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2020年10月1日,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帮助妇女摆脱疫情影响”主张。
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承诺,为亿万妇女带来坚定信心;一个个扎实有效的行动,让巾帼力量历经疫情考验澎湃依然。
政策支持+人文关怀
2020年3月8日,正是疫情胶着之时。
几辆装载满满的大货车驶入武汉,车上装的是全国妇联所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紧急协调、组装的3.6万个“女性医护关爱包”。这份特殊的节日礼物,解决了许多一线女医护的生理烦忧。
这样的战“疫”细节历历在目。
数据显示,在中国抗疫最紧要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中,三分之二是女性。她们的身体健康、心理需求、工作环境,一直是全社会的牵挂。
在2020年“三八”妇女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疫情防控第一线和各条战线的妇女同胞,大力宣传防疫抗疫一线的巾帼典型,激励和支持亿万妇女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疫情发生后,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从薪酬待遇、工伤认定、职称评聘、生活保障、轮休休整、心理调适、人文关怀等十个方面出台了10项措施,各地也出台了相关落实文件,全国上下同舟共济,力求以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保护关心关爱包括女医护在内的一线医护。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战斗在防控一线的女同胞,在防护物资、生活物资、工作补助等各方面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各级妇联多方筹集物资,帮助一线女医护解决所急所需;提供全方位服务,倾情守护她们的“后方家园”;开展慰问走访,把关怀和温暖送给女医护人员及家庭。
针对医护人员出现的焦虑、悲伤、恐慌等情绪,各地各部门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开展多种活动……全国妇联指导各地妇联联合心理服务专业机构或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调整心理援助热线和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的服务时间和内容,为女医务人员等群体送上精准服务。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冮树革表示,“帮助妇女摆脱疫情影响”的中国主张,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妇女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传递了在疫情影响下对于妇女事业发展的政策回应和积极关切,以及对于特定女性社会群体的政策支持和人文关怀,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权益保障+特殊关爱
保障妇女和女童权益,任何时候都是“必答题”。
“要把保障妇女和女童权益置于公共卫生和复工复产计划重要地位,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针对这一中国主张,落地落实就是最好的答案。
疫情暴发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社团到民众,始终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作为重中之重。暖暖的“中国实践”,展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针对妇儿困难做好精准服务、结对帮扶特殊妇女儿童、多措并举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各级妇联及时了解广大妇女儿童特别是孕产妇以及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最急最忧需求,采取务实贴心举措为他们排忧解难,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同时,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婚姻家庭纠纷调解、重点人群关爱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案件的发生。
全总下发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居家远程办公、灵活安排休假及工作时间;全总女职工委员会和各地工会女职工组织高度关注女职工劳动保护,着力做好女职工维权服务工作;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充分保障妇女劳动就业权益……
复工复产中,全国妇联以深化“巾帼脱贫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为重点,通过引导发动、金融支持、及时对接需求、做好“联”字文章、助推巾帼脱贫,引导妇女在个人和家庭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参与复工复产。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过程中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和实践要求。”冮树革说,疫情中,我国妇女权益保护问题不但没有受到忽视、漠视和遗忘,而且得到加强和彰显,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吃紧要紧的时候,党和国家把保障妇女和女童权益置于公共卫生和复工复产计划重要地位,体现了鲜明的政策主张,反映了党和政府在保护妇女发展权益上的一贯立场、政策主张和恒久追求,努力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到实处。
民生保障+社会服务
2020年12月31日,一场爱的接力在北京顺义上演。
8个月大还在吃母乳的女婴,因为妈妈检测新冠病毒阳性,只能由爸爸带着单独隔离,宝宝号啕大哭,拒绝喝奶粉,吃饭成了问题……顺义区妇联接到求助信息后迅速行动,展开了一场为宝宝寻找母乳的“跨年爱心接力”。多位哺乳妈妈主动报名,献出自己的母乳,吃上母乳的女婴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危难之中见真情,贴心服务暖人心。
2020年2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门发出通知,就进一步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多地人社部门提出“在疫情期间加强孕期、哺乳期女职工特别保护”的建议;民政部出台《关于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转发该通知或专门下发文件,对因地制宜做好救助保护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优先保障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留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瞬间。
疫情发生后,全国妇联及时指导并推动各级妇联迅速行动,充分利用巾帼志愿服务队、12338服务热线、妇女儿童公益慈善平台等,做好对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残儿童等的防疫保护和关爱帮扶工作。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国际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杨玉静表示,为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提供有效社会服务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强化社会服务,满足这些群体的特殊需求,使他们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这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应有之意和重要举措。”
为了困难妇女群众,一项项“破难行动”接续展开。
各级妇联加强与卫健、财政、扶贫、医保等部门沟通,进一步扩大“两癌”筛查及救助覆盖面,防止妇女因病返贫致贫;在党委领导下,做好对特殊困难妇女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针对贫困妇女分类施策,推动精准帮扶到每一个贫困妇女;扶持编织、电商、家政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妇女长期稳定增收……
“为妇女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在特殊之年显得更为重要。”冮树革说,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反映了在新时代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注重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公平发展和包容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底色,需要在发展实践中针对女性特定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政策设计和实行,织密织牢女性困难群体的民生保障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