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推动妇女研究工作深入发展,10月25日下午,中国妇女研究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吴海鹰主持会议并讲话。她指出,要深刻领悟非凡十年彰显“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妇女理论研究创新。要深刻领悟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统筹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切实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服务妇女、服务家庭深化妇女研究。要深刻领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做好妇女研究理论成果更好服务于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文章。
会议邀请有关理事就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阐释、宣传,推动妇女研究工作创新发展,谈体会、谈想法、谈建议。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专业小组核心成员肖巍谈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对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构建和发展提出新要求,新课题,也需要开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事实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给出开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反思女性学学科现状,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方面做得不够,这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新的学科生长点。二是坚持实践指向。应当通过提出、建构、分析和解决新时代中国女性发展和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中遇到的实践问题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学科建设。三是坚持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需要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得到全方位的细化和落实。四是坚持自信自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要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有自我创新的理论。实践已经走在前面,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五是坚持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必须守正创新,把握和引领时代。六是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需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和广大妇女急难愁盼问题等。七是坚持系统观念。女性研究者、妇联工作者、妇女干部需要再教育,培训哲学系统思维方法。八是坚持胸怀天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研究需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妇女运动史专业小组核心成员耿化敏认为: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党代会报告,凸显家庭在新时代的重要基石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最新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思想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家庭家教家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执政资源和精神伟力,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创新发展提供基本遵循。深刻揭示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研究阐释它的核心要义、时代特征和原创性贡献,是学界加强这一重要论述学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法律与人权专业小组核心成员张永英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坚持人民至上、自立自信、胸怀天下的世界观方法论。妇女人权保障是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妇女权益是基本人权,要把保障妇女权益系统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2009年以来发布的四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都将妇女权益作为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指引。一是要在健全人权法治保障机制中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有关妇女各方面权益保障的其他立法进一步体现男女平等原则;二是要在弘扬正确人权观中推动性别平等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三是在国际人权斗争中讲好中国妇女人权的故事,总结好新时代中国妇女人权保障的经验,树立中国保障妇女人权的正面形象。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家庭建设专业小组核心成员许琪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求高度重视家庭在养老抚幼方面的功能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开展家庭研究,特别是与家庭有关的性别研究指明了方向。众所周知,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家庭和睦的基础,近些年来的很多研究发现,中国在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有所提升,如在代际关系方面,单系继替的传统代际关系逐渐向双系并重的新型代际关系转变;在夫妻关系方面,过去的夫为妻纲逐渐发展为当下的夫妻平等。但不可忽视的是,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尚未完全实现,家庭中的两性冲突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非常必要。此外,未来也要加强对男女两性在养老和抚育功能方面的对比研究。例如,研究儿子和女儿在养老功能上的差异,分析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育儿投入以及对子女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等。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人口与发展专业小组核心成员杨慧表示: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我将和人口与发展领域专家一起,结合各自承担的研究项目,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妇女发展与人口研究指明的正确方向,站在国家全局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抓住育龄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性别歧视和生育负担问题,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大调查力度和研究深度,深入基层、深入妇女,认真观察、科学分析,探索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生育成本的制度机制,提出真正解决妇女群众在生育和就业中急难愁盼问题的前瞻性新理念新思路、全局性新对策新建议,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妇女发展和妇女事业贡献绵薄之力,为共同谱写新时代更加绚丽的华章而不懈努力。
长沙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女性文化与传播专业小组核心成员罗婷作为百年红色师范学府的教育工作者,结合长沙师范学院的发展,就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勇担育人使命,培育“幼学-家学-女学”的时代新人。长沙师范学院素有“百年师范、红色学府”的美誉。学校将传承红色基因,擦亮育人底色,以“红色长师”建设为引领,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二是创新理念,突出特色,构建“幼学-家学-女学”教育新高地。学校将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研究中心和基地的平台作用,纵深推进与中国儿童中心的全面战略合作,大力建设高素质的妇女儿童教育研究队伍,积极构建“幼学-家学-女学”教育新高地。三是聚焦热点难点,强化应用导向,推动“幼学-家学-女学”教育研究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妇女儿童的社会融入为“家学-女学-幼学”一体化发展的协同目标、以中华道德教育为“家学-女学-幼学”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内容、以新形态“家校共育”为“家学-女学-幼学”一体化发展的协同路径,构建“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新格局。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妇女参与治理专业小组核心成员李英桃从性别与国际关系研究的角度谈到:首先,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探索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是一种方法,切实指导我们重新审视西方理论与经验的贡献与局限,立足中国实际、回应时代需求,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其得到创造性转化,努力致力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致力于打破西方主导的以强权政治为基底的国际关系逻辑,求解“世界之问”的中国答案。其次,在充分认识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的同时,重视妇联在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无党派妇女的团结合作,以及在妇女参与国际合作、致力于全球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后,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问题,而在国际舞台上,妇联组织和广大中国妇女需要在建构新时代中国国际统一战线中发挥更大作用,与世界妇女一道,为实现全球平等、和平、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妇女组织与妇女工作专业小组核心成员王晓莉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六部分提到,“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新增加的“有效”二字既充分肯定了新时期妇联改革以及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又为进一步深化妇联改革、做好妇女工作指明了方向。妇联改革牵住了以群众性践行政治性和先进性这一改革的“牛鼻子”,着力改革创新基层妇联组织设置和工作形态,壮大基层妇联工作队伍,拓展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积极联系引导女性社会组织,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彰显,在抗击疫情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得到了检验,充分发挥了改革成效。从历史逻辑来看,基层妇联改革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在男女平等问题上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念、基本立场和政治主张。从理论逻辑来看,基层妇联改革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并贯彻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从实践逻辑来看,基层妇联改革既是受妇联自身发展的问题所倒逼,又回应了妇女群体日趋分化、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日趋复杂等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姜秀花认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强调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对我们做好妇女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落实五个把握要求,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党领导妇女运动百年壮阔历程中把握和理解新时代 10 年妇女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里程碑意义,从国际比较的视野中感悟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对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独特价值和贡献,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坚持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抵御在党领导中国妇女运动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第二要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深刻内涵、实践要求、理论品格,提升运用创新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功力,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持续用力。第三要增强责任担当。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妇女工作,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妇女和家庭发展重难点问题,以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深化研究,做出符合中国实际、时代要求、反映妇女心声的正确回答,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研究成果助力于妇女事业发展,发挥好妇女研究的资政作用和引领作用。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中国妇女研究会秘书长杜洁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系统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贯彻落实“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就要重视妇女的伟大作用,把握妇女群众的愿望需求,以研究服务“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自信自立,就要坚定“四个自信”,从中国国情出发,构建中国特色妇女理论,指导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并基于新的实践不断拓展妇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妇女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坚持系统观念,就要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在全局、整体中研究解决妇女问题、推动妇女发展的路径。坚持胸怀天下,就要拓展世界眼光,在吸收借鉴国际有益成果同时,发出中国妇女研究者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为解决全球妇女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妇女研究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