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学校线上举办70周年校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讲座暨清照论坛第4期报告会,主题为“性别研究的方法论:回到日常生活的经验和知识生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主讲,学校特聘教授叶文振评述,学校学报主编陈业强主持,200余名校内外专家学者及师生参会。
报告围绕提出问题、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以及案例学习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佟新以当代女性对生育的认识为例,强调了日常生活经验和性别敏感的重要性,并援引康奈尔和帕特丽夏·希尔·柯林斯的理论,指出女性经验在以往社会中被遮蔽甚至被扭曲的事实。接着,佟新指出认识事实及有关事实的叙述的重要性,她提出,研究者对事实的描述是个不断提问的过程,“是在某个具体时空中某种有意图的‘对话’”,研究者要“保持批判且独立思考的态度,去发现和生产不被表述、不被听见的杂音”。随后,她以当前女性中出现的“养姨妈”现象为例介绍了分析性研究,指出研究者需要从经验中提炼出理论,在繁杂的经验中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最后,佟新以蔡玉萍、彭铟旎的《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一书为例,梳理了从提出问题、描述性研究到分析性研究的整体研究脉络,以实例展示了性别研究的基本过程。
报告结束后,叶文振教授围绕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体会,指出佟新的报告并没有单纯地聚焦于女性,而是从两性对比的视角展开,且涉及到性别研究的全过程,很好地结合了方法论与方法。并将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合起来,将学术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报告完整地呈现了性别研究的方法论及基本过程,为研究者们的研究开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与指导。叶文振认为,在研究的最后阶段,研究者还应该建立起政策服务意识,即如何通过政策手段解决问题,这也是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会议的最后,佟新教授、叶文振教授针对与会人员提出的“如何把握性别研究方法内核”“男性学者如何开展性别研究”等问题交流了观点。
供稿人:李恃帆 供稿单位审审核人:王慧 责任编辑:王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