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报动态 正文

学校举办70周年校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讲座暨2022年第1期“唐槐树下话成长”报告会

作者:李恃帆时间:2022-06-14点击数:

6月2日晚,学校70周年校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讲座暨2022年第1期“唐槐树下话成长”报告会线上开讲,主题为“中国大学生婚育观调查:发现、讨论与展望”。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婷主讲,学校社会与法学院院长闫小红评述,学校妇女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王慧主持报告会,校内外专家学者及200余名师生参加。

李婷以婚姻和生育现象的理论背景和“Z世代”青年的特点为引,对中国大学生婚育观调查的抽样设计、调查执行、数据加权、问卷模块进行了分享。并从婚恋意愿与观念、生育意愿与生育观、精神面貌与婚育观、互联网参与与婚育观四个方面介绍了其研究发现。李婷指出,首先,大学生仍然对婚姻和生育有所期待,但婚育的价值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次,巨大的婚育阻力而非观念转变是大学生低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且呈现出显著的性别需求差异。男大学生更在意婚育成本,女大学生更在意自我发展机会,这体现了不协调的性别观念转变进程,所以对于大学生婚育观念的讨论,需要纳入性别议题,公共政策也必须考虑统合两性需求。另外,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积极乐观,但焦虑问题也普遍存在,同时,互联网从各个维度影响塑造了大学生的观念,形成明显的圈层文化。李婷总结,中国青年目前的婚育观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去制度化趋势,目前低迷的婚育意愿只是社会演进中现实问题的延伸,而不是问题症结所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理解中国当前的低婚育意愿现象。

闫小红围绕李婷的报告,结合自身的研究与教学感受从心理学与社会工作角度进行了分享。她指出,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对于婚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使个体在更加平和的状态下构建与另一个人的关系。因此她建议,要构建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更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减轻个体焦虑,提升自我价值感。同时,她提出,前置婚姻咨询辅导,引导青年人认识亲密关系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在与另一个个体不断交流、允许和妥协的过程促进自身的成长。

最后,李婷与闫小红分别解答了师生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山东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大学路2399号 邮编:250300   电话:0531-86526071 

 鲁ICP备  0902464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13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