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该报告对女 性的教育程度、健康与生存、经济机会与政治赋权等四大指标进行测评和排名,2017年这四项指标的指数均有所下滑,经济与政治两项尤其明显。这是十年来性别平等状况首次出现倒退,暗示着该领域的博弈正进入某种胶着状态,而这也许正是“女权主义”在2017年度成为公共舆论焦点的原因之一。
2017年12月12日,美国《韦氏词典》宣布,“女权主义”(feminism)因为多次搜索量激增而被评为2017年度词汇。那么,2017年发生了哪些与“女权”相关的大事件呢?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下:
全球妇女维权大游行
2017年1月21日,美国华盛顿、纽约等多地爆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妇女游行,上百万名女性上街呼吁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尊重女性,要求政府反对性别歧视、支持女性权益和停止族群分裂。女性大游行官方网站提到了这次活动的主要议题:终结暴力、生育权自由、LGBTQIA权利、工作者权利、公民权利、残障者权利、移民者权利、环境正义等。这一游行活动还在全世界迅速引起共鸣,估计至少有58个国家、超过350万人参与。
美国华盛顿、纽约等多地爆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妇女游行。视觉中国资料
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到对女性权益的呼吁中,一方面说明性别不平等依然广泛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女性对此的意识觉醒。
立法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2017年3月8日,冰岛宣布将要求所有雇员超过25人的雇主获得“男女同工同酬”认证,以证明其在对待雇员时不存在性别歧视,否则将面临罚款。该规定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冰岛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禁止性别工资歧视的国家。其他国家在此领域也有一定进展,2017年,德国政府批准一项新法案,规定在雇员超过200名的公司中,员工有权知道在同样岗位上,男性和女性的薪水分别是多少。此外,瑞士也在考虑立法,试图通过定期审计的方式来促进男女同工同酬。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的收入平均比男性少约23%,这被认为是对女性的一种抢劫。国家立法推进“男女同工同酬”,可能有助于这一现象的改变。
反性别暴力法律取得进展
当年4月,吉尔吉斯斯坦通过了一项治理家庭暴力的新法律,改进对家暴幸存者的保护措施,简化家暴的报告程序,引进施暴者的矫正方案。几个月后,利比里亚议会也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但由于删除了禁止女性割礼的规定而被批评。在印度一些穆斯林群体中,丈夫只要对妻子三次说出“离婚”即可单方面解除婚姻,无需付出任何补偿。5名曾遭受这一习俗戕害的穆斯林妇女和两个女权组织向印度最高法院提起了诉讼,8月印度最高法院做出裁决,认定这种做法违宪。
当年6月,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修订禁止未成年人结婚的法律;洪都拉斯全面禁止童婚,废除了之前的法律例外,不再允许未满18岁的青少年在父母同意下的情况下结婚。8月,危地马拉取消一项法律例外,不再允许法官在考虑儿童权益的情况下允许童婚;同时萨尔瓦多也取消原来的法律规定,不再允许未成年女性在某些情况下结婚,比如怀孕时。10月,印度最高法院称,如果受害人未满18岁,在案件发生一年内报告遭遇婚内强奸,另一方可被控以强奸罪。
从全球角度来看,反性别暴力法律取得了积极进展,对妇女和女童的保护有所完善。不过,去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家暴除罪法”,规定首次轻度家暴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说明在此领域仍面临着一些现实考验。
鼓励女性进入信息技术业
2017年4月27日,为庆祝“国际信息通信技术女童日”,国际电信联盟与合作伙伴在世界各地组织了数百场活动。该节日活动的亮点是让世界各地年轻女性通过共享游戏应用和视频链接来开展国际对话,例如日内瓦当地学校的年轻女性在这一天展示了自己学习到的新数字技能。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2017年积极开展了各项帮助青年女性学习数字技术的活动,如中国的“程序媛”计划和“Girls Coding Day”项目。
技术部门是全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却使得这一领域中女性相对匮乏,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相关活动大多得到公众的积极支持。
影视界频现女性艺术佳作
2017年4月,根据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使女的故事》于网络平台播出,成为该平台上首播观看次数最多的剧集,并获得观众和影评人的一致好评。此前在美国亚马逊的畅销书榜单上,《使女的故事》的排名还一度超越《1984》。2017年6月,第一部女性超级英雄电影《神奇女侠》上映,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该电影是第一部由女导演执导的女性超级英雄电影。
《使女的故事》
主要由女性创作、以表现女性人物为主、倡导性别平等的影视剧作品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说明大众的性别意识在近年来有了一定提升。
反性别刻板印象在行动
当年5月,法国新制定了两项旨在保护模特健康的法律,一个是要求所有对模特外形作过修图处理的商业图片必须注明,违者可能面临巨额罚款;另一个是规定在法国从业的模特必须提供医生开具的健康证明,那些聘用“过瘦”模特的机构或个人可能面临高额罚款以及监禁。7月,为应对充满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联合国妇女署和一些大企业如联合利华等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发起“反刻板印象联盟”,呼吁全球一起行动,消除广告中有害的性别刻板印象。
主流审美观念对女性外形有着各种苛刻要求,这给许多女性(不仅是模特)带来了很大压力,迫使她们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用于改造自己的身体,国家立法和联合公众倡导说明这一现象已引起普遍关注。
沙特女性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驾车权的努力一直在抗争。视觉中国资料
沙特阿拉伯允许妇女开车
沙特阿拉伯曾是世界上唯一禁止女性开车的国家,在这里女性开车会被罚款和拘留。在过去20多年里,沙特女性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驾车权的努力一直在抗争,她们多次发起活动鼓励妇女“非法驾驶”,并将相关照片传到网上发起讨论,每年都有人因此被逮捕,但她们从来没有放弃。2017年9月,这一努力终于获得国家的认可,该国颁布了一项新法令,允许女性获得驾照,该法令将于2018年6月生效。
女性可以自由地使用交通工具,对她们独立参与社会生活有很大帮助。女性对这一权利的积极争取,是促使现状得以改变的关键因素。
打造性别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
2017年,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打造安全城市空间方面加大了治理力度。例如墨西哥城增加女性专用公交车,在地铁和巴士公交系统建立妇女和女童支持中心,改善公共场所照明,加强安全巡查工作,启动手机应用软件“Vive Segura”,让女性更方便地报告自己遭遇的公共空间中的性暴力。法国政府计划明年出台新法律,加强对性别歧视和性侵犯的惩戒,降低对公开场所性骚扰的容忍限度,如品头论足、吹口哨、目光挑衅、尾随等。
近年来,女权主义者开展了大量的安全空间倡导活动,呼吁政府有关机构对此采取积极行动,其中一些措施如女性专用公交车引起了一些争议,具体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
“Metoo”运动在互联网上流行
2017年10月,《纽约时报》和《纽约客》刊发文章指控韦恩斯坦公司创始人、好莱坞电影巨头哈维·韦恩斯坦涉嫌性骚扰,其后影视圈职场又有多个性骚扰事件被曝光。社会活动家塔拉纳·伯克在网上提出“metoo(我也是受害者)”的口号,被女星艾丽莎·米兰诺转发后,迅速流行开来。大家纷纷说出自己被性骚扰的经历,引发了各领域内与此相关的广泛讨论。 11月,好莱坞发起“还我职场游行”,抗议职场内的性骚扰。12月,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揭露性骚扰的“打破沉默者”获得该称号,这被认为是对“Metoo”运动的认可。
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对于鼓励弱势者说出个人体验有很大促进,但是否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拓宽沟通渠道、找到应对职场性骚扰的解决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