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女性/性别前沿理论问题师生对谈沙龙”于线上举行。与会嘉宾从妇女与社会、妇女与历史、妇女与法律等多维视角,探讨中国妇女事业与妇女发展的新前景与新空间。近300名研究者参与沙龙研讨。本次活动将讲好女性故事与中国故事作为理论探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研究视野上注重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凝聚了学界致力于妇女/性别研究的各方力量。
2022年4月15日,“女性/性别前沿理论问题师生对谈沙龙”于线上举行。本次对谈沙龙由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对谈沙龙邀请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叶静漪教授致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佟新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志生副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春风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刘小楠教授、《山东女子学院学报》主编陈业强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高翔宇副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与会学者分别从妇女与社会、妇女与历史、妇女与法律等多维视角,探究了中国妇女事业与妇女发展的新前景与新空间。
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和权益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复兴和国家战略的高度,将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加以论述,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化妇联系统改革,强调女性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推动妇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
叶静漪认为,广大研究者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的新特点、新需求和新问题,通过扎实的理论研究推动妇女工作的创新,助力中国性别平等事业的向好发展,努力为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与此同时,叶静漪指出学术研究的增长点与社会实践之间具有鲜明的互动关系,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够反哺妇女/性别理论,今后的理论研究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三孩生育政策下的妇女权益保护机制的研究;二是关注当前经济新业态为女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三是把握世界范围内推动两性同工同酬的趋势,建立性别收入平等的制度;四是加快推进职场和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的研究。
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在为妇女提供就业创业新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劳动权益与职场境遇方面的新难题。佟新解读了女性在数字经济中扮演的“消费者”与“劳动者”的双重身份,明确提出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突破了传统城乡的时空界限,在改变以往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同时,也为增强县域女性维持家庭生计能力、搭建社会支持网络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提供了多重可能性策略。尽管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之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职困境的束缚,但是佟新以生动的现实案例阐明,女性通过利用数字经济的平台可以达成“家事”与“职业”的合一,数字经济既能满足女性陪伴孩子的需求,也使得女性成为家庭生计的重要贡献者。在此基础上,佟新总结出赋权县域女性发展的重要路径是社会合力与女性能动性的结合,即要想使得数字经济的红利惠及县域女性,社会各方力量必须积极介入,女性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此才能实现县域女性和数字经济的高效对接。
刘小楠通过详实的数据阐述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的来龙去脉,传递出社会各界对于保障妇女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以及畅通妇女权益的司法救济渠道的高度重视。刘小楠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总则部分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并同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进行对比,分析了本次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应有之重点:一是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消除性别偏见;二是完善歧视定义,推进实质平等;三是增加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完善性别统计制度。基于此,刘小楠从法律视角阐明了当代妇女权益保障事业需要解决的难点,明确提出要借助法律力量全方位保障女性正当权利,强调妇女权益保障法要根据国际公约内容进行本土化构建,避免不恰当的改写影响性别平等问题中实质公平的实现。
历史长河中被遮蔽的女性与情感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人类半数的妇女生活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近代社会,女性角色与女性权力、女性婚姻与家庭生活、女性教育、女性经济状况及政治身份均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新样态。
李志生指出,“情感”是历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即情感不仅塑造了历史,情感本身也有历史。然而,传统“理性”的历史研究并未能将情感史纳入研究范畴,女性的“情感”因处于“理性”的对立面而被长期封存于历史的尘埃处。李志生从“情感”的维度重释历史的温度,探究了历史研究中理性与感性矛盾的问题,介绍了当代史学的“情感转向”,进而提出情感史对于拓展史学研究边界的重要性。李志生以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为例,以公众对于“情爱”重视程度的演变过程为线索,展现个人之于时代情感规则的应对,同时强调普通人情感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独特价值。同时,李志生介绍了情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国外学术动态,认为个人在处理“情感体验”与“情感规则”的方式与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研究中国男性情感、女性情感以及两性之间情感,有助于重塑中国妇女历史书写的话语建构。
“娜拉走后会怎样”成为近代中国女性走出闺门的一项革命性议题。女性从被边缘化的“历史客体”开始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心,成为书写历史的“主体”。史春风从“性别/阶级”二分法的挑战谈起,认为20世纪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始终与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相联系,但也存在着阶级关系掩盖性别关系的质疑。但实际上,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具有极高的起点,妇女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共识,只是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情境下,个人的价值追求让位于民族解放的价值追求,妇女解放的目标不再单纯是妇女的意愿,而是内化于社会总解放的话语体系之内。史春风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纳入近代民族解放事业是基于本土政治语境与文化实践的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社会,性别平等也绝非是孤立的女性群体内部的运动,而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切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奠定的物质条件对于促进妇女事业与妇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的全文转载情况为例,陈业强围绕来源期刊、作者情况、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等方面,系统分析了2021年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新动态。
本次师生对谈沙龙活动将讲好女性故事与中国故事作为理论探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研究视野上注重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凝聚了学界致力于妇女/性别研究的各方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